2008金融海嘯會再發生嗎?
什麼是次級房貸?
在說明金融海嘯發生原因前,要先來解釋一下什麼是次級房貸。當銀行要借貸放款給貸款人時,通常會對貸款人做還款能力調查評估,一般來說會要求提供收入及財產證明,有點類似申請信用卡時要提的財力證明類似,當貸款人證明有還款能力時,銀行才會放款給貸款人,經過這樣證明有還款能力貸款人的房貸,稱為優質貸款。而貸款給那些無法證明自己有還款能力,還是不按時還款的借款人,這種稱為次級房貸。
為何要有次級房貸?
銀行為何要借貸給信用較差無法按時還款的人呢?銀行也不是傻子,當然是有利可圖的。當2000年美聯儲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eral Reserve Board,全稱The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簡稱美聯儲] 實施貨幣量化寬鬆將利率一路往下調整至1%,這代表著民眾會將手邊的閒錢由銀行裡或國債裡轉向另一個投資報酬較高的金融投資產品 – 美國房地產
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
當然個人要投資房產並不容易,於是金融海嘯主嫌出現了- 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Mortgage Backed Security , MBS),這最早是由美國一家貸款公司吉利美(Ginnie Mae)首先發行這種債卷,後來房利美,以及房地美也也效仿發行,因此普通的一般民眾可以輕易地將自己手邊的閒置資金購買這種金融商品。於是大量的資金湧入購買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其他投資銀行看見豐厚的回報,也紛紛加入發行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其中包含了高盛,美林,摩根士丹利,貝爾斯登及雷曼兄弟。
債卷風險分級
有政府贊助的企業房利美及房地美所賣的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都是由優質房貸所組成,自然風險等級都是AAA無風險。為了和政府贊助的兩房(房利美及房地美)競爭,投資銀行打包出的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加入了次級房貸還有其他的學貸、車貸等,而這種債卷自然風險是比較高的,於是投資銀行將這種債卷做分層分類賣給不同風險需求的消費者。然而大部分的消費者都是希望自己所購買的債卷是無風險的,所以投資銀行與消費者間多出了一個評級機構,主要是將投資銀行所推出的債卷做級別評分,最高級別AAA極為無風險。
評級機構是中立的嗎?
主要問題是這些銀行找的債卷評級機構包含標準普爾(S&P Global)、穆迪(Moody’s)及惠譽國際(FitchRatings),他們所服務的對象是給他們報酬的投資銀行不是一般投資的民眾,這些評級機構為了自身利益都會盡量將債卷評等打高甚至是無風險,一般投資民眾看了是無風險自然是樂意將手中的資金投入於這種債卷。
那些不是AAA的債卷跑去哪?
評級機構不會把所有銀行提供的債卷都評為AAA,大部分為3A,而那些非3A等級也賣不出去的債卷通稱垃圾債卷。這些債卷銀行會回收回去集結起來經過多次重組再打包,以新的債卷型式再次送給評級機構評等,竟然大部分又被評為3A,於是又賣到了一般投資民眾手中。其實這種重組垃圾債卷是有很大風險的,投資銀行為了取得投資者的信任找了保險公司來投保這項金融商品,這家保險公司是美國最大保險公司美國國際集團(AIG)。
3A評級又有保險沒問題吧?
有AIG來承保後,即使有貸款違約付不出錢也會由AIG來代為償還,看起來像是安全有保障的金融商品。於是投資民眾將資金大量購買此類商品,投資銀行、評級機構及保險公司為了發行這種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慢慢的放寬了貸款條件,於是次級貸款比例增加了,到了2005年那些無還款能力的次級貸款增加到了20%!在房價持續攀升及利率持續維持低當的情況下,的確走在危機邊緣的次級貸款風暴尚未爆發,直到了2006年。
完美謊言終究破了
2004年美聯儲結束了量化寬鬆政策,並在2006年調升利率至5.25%,那些一來低利率的次級貸款民眾已無力償還高利率的貸款,違約的狀況下,房屋等貸銀行來收回變賣,由於市場上同時要拋售的房屋已經過剩,房價一路下跌,銀行即使把房屋賣掉也無法彌補放貸的損失,這些損失自然的轉嫁到投資者持有的債卷上,很快的投資者發現自己手中持有的不是無風險的金融商品,而是風險極高的垃圾債卷,於是大量投資者向AIG保險銀行來求償,竟然發現保險公司並無像這項商品準備資金,這也引發了市場的恐慌,民眾拒絕再購入此類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
於是手中還此有大量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的投資銀行包含雷曼兄弟,由於大量槓桿投資的狀況下加上市場恐慌導致投資資金全化為烏有,最後宣告倒閉。雷曼兄弟倒閉後接下來即是一連串的失業及倒閉潮,一直到2009年才慢慢復甦,這波即被稱為2008金融海嘯。
金融海嘯會在發生嗎?
與2020年新冠肺炎COVID19所引發的全球市場恐慌來比較,模式與發生的原因都有不同,新冠肺炎COVID19所造成的是病毒所引起的危機,但相同的在投資的市場上都形成不小的震盪。相信未來還是會有各種不同的危機會帶來市場的恐慌,我們要做的是分散手上投資的風險,在危機發生時可以從容應對。